中东投资三问:趋势 机遇2025年按交易量排名的Top加密货币交易所- 官方推荐 路径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交易所,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交易所排行近日,易达资本与财联社联合主办的《从亚洲到阿拉伯:海湾地区战略投资路径解析》白皮书路演·上海站现场,来自业界的嘉宾提出了一个敏锐而现实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许多中资企业落地GCC的实际困扰,代表了许多企业家与投资人对中东市场的疑问。
易达资本基于八年深耕GCC市场的经验,对此作出了回答:“第一,商业模式不自洽,帐算不过来;二是需适应当地制度下多层级的审批节奏;三是在融资方面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应对市场机制的多样性。”
自沙特、阿联酋等国推出“2030愿景”“2031愿景”等国家战略以来,从政府到产业层面始终高度欢迎中国企业参与本地制造、基础设施和科研等领域,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吸引企业落地。叠加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中国企业正加速“出海”,主动或被动寻找新的增长极,以应对关税、出口限制与市场分散化等挑战。
2022年习主席访问沙特后,中阿合作进入高光时刻,大批企业从“观望”转向“出发”。初期不少企业希望对接中东主权基金或家族办公室以获取融资,但现实中,中东市场更看重产业协同与本地价值创造,融资导向的单一诉求往往难以落地。
随着地缘不确定性上升,中国企业逐步意识到:如果不加快布局海外产能,可能失去未来的市场主动权。于是,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在中东设厂、建办公室、成立合资公司,从“找钱”走向“做产业”,加快本地化发展步伐。
但与此同时,“GCC六国应如何优先选择?法律体系偏英美法还是大陆法?为何电价低而产能仍不足?”等实际落地会面临的问题也陆续浮现。
为帮助更多关注中东投资人系统把握趋势、破除信息壁垒,易达资本与财联社联合推出年度旗舰白皮书《从亚洲到阿拉伯:海湾地区战略投资路径解析》,分享易达在逾二十个跨境项目中沉淀的一线经验与战略思考。
过去五年,GCC 国家不断放宽外资准入,已有逾九成行业允许外资独资经营;各类经济特区和自贸区陆续设立,配套低税率、资本自由流动、牌照快速通道等优惠政策,极大提升了企业营商便利度。
在资金支持方面,以沙特为例,政府通过工业发展基金(SIDF)等平台,最高可以向重点项目提供覆盖高达 75% 资本支出的长期贷款,以及数千万美元的设备补贴,加速项目启动,降低初期投入门槛。
政策窗口已全面打开,真正决定能否落地的,是企业是否具备前置规划与本地协同的能力。 特殊行业如金融、数据科技等仍需更长审批周期,部分经营许可依赖多部门协调。建议企业在进入前就引入熟悉本地制度的专业顾问或合作方,设计时间表与推进路径,将政策优势真正转化为落地成果。
私募股权(PE)已成为推动GCC经济多元化和私有化的重要战略工具。2020至2024年间,沙特PE投资总额从2.15亿美元跃升至39亿美元,2024年小幅回调至28亿美元,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5%。与此同时,地区投资策略正在由传统收购向支持中型平台与合资结构倾斜:2023年,沙特PE交易中收购型交易占比高达99%;而到了2024年,增长型股权交易已占67%。
注:2020–2024年沙特私募股权市场的快速发展情况及2024年资本配置行业分布
“这种变化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易达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Jessica Wong强调,“这意味着单纯的财务投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需要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通过合资等方式与本地伙伴深度绑定,共同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沙特提出“全球供应链韧性倡议”(GSCRI),拿出超百亿美元激励资金,吸引全球制造商和技术伙伴落地发展。同时发力航空物流,携手易达资本在萨勒曼国王国际机场设立“沙中特别经济区”,依托超大型空运平台与亚非欧联通的区位优势,聚焦物流、制造和国际商贸的全链条一体化发展,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制造+转运+贸易”一体化平台。
与此同时,阿联酋凭借杰贝阿里和哈利法两大港口,稳居全球海运与再出口中心的领先地位,自贸区体系也为跨境企业提供了高度灵活的制度环境。其全球十大机场之一的迪拜国际机场,搭配阿联酋航空的全球航线网络,使其在“海运+空运”双线并进的综合物流能力上具备独特优势。卡塔尔则以哈马德国际机场和卡塔尔航空为核心,打造出世界级空运枢纽,在高价值货物转运领域表现强劲。而阿曼通过苏哈尔、杜库姆和萨拉拉等战略港口,搭建起一个不依附于特定阵营的中立贸易走廊,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第三国企业在此设立中转或加工环节。
2021至2024年间,中国对沙特绿地项目的投资累计达216亿美元;与此同时,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等GCC主权基金正加大对亚洲市场的布局。
7月23日,沙特公共交通局(Public Transport Authority, PTA)在利雅得正式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首次试点,为期12个月、覆盖7个核心区域,技术主导方包括来自中国的文远知行(WeRide)与广汽集团(GAC)。这不仅是沙特智能出行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标志着中国产业技术在中东加速落地。
从阿里云与易达资本、沙特电信合资打造中东北非首个超大规模云平台,到联晟智达赋能供应链数字化、极兔中东重塑本地物流格局,越来越多“中国方案”正成为沙特数字化转型的底层力量,预示着一个以“亚洲创新”和“海湾资本”为核心的新经济生态圈正加速形成,并成为下一个结构性机遇。
越来越多跨国企业与国际金融机构选择将总部或区域办公室设于利雅得国王金融中心,包括易达资本(ewpartners)、阿里云(Alibaba Cloud)、沙特国家银行(SNB)、沙特工业发展基金(SIDF)等。这一集聚反映出沙特打造“区域金融与数字创新中枢”的战略方向,也勾勒出亚洲与中东资本与科技协作的新图景。
“资本与技术的双向流动背后,是中东与亚洲在产业升级战略上的高度互补”,易达资本管理合伙人Cliff Chau总结到,“例如,在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与交付经验,可帮助GCC加快数字化转型;在跨境物流、供应链管理、医疗科技与教育科技等板块,中国企业也有能力在区域建设中输出平台化模式,实现规模化落地。”与此同时,中东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较低的能源成本,为资本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此外,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向中东延展的关键节点,凭借与阿拉伯国家在文化上的天然亲近感,以及地理位置上连接亚洲腹地与中东的独特优势,东盟国家正成为亚洲技术与资本“走出去”的前哨与桥梁,助力区域协作逐步走深走实。
“在这一格局下,香港与新加坡作为金融与中介枢纽的角色日益凸显——它们不仅提供资本市场接入和跨境支付基础设施,还在供应链金融与法律合规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为亚洲技术与中东市场的高效对接提供了制度保障”,Cliff Chau表示。
GCC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催生的对成熟、可规模化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与中国及亚洲科技密集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天然契合,也形成了跨境投资的优质赛道。这类赛道通常具备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易达资本与沙特电信(STC)和阿里云合资成立的沙特首个超大规模云服务供应商沙特云计算公司(SCCC)凭借阿里云的技术优势和沙特电信稳定的本地客户资源,现已成为沙特市场占有率超过60%的最大公有云,也是产品矩阵最完整丰富的云服务公司。
中东消费与物流市场扩张迅速。根据阿联酋国家统计局和沙特海关数据,沙特202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5300亿美元,阿联酋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170亿美元。随着TikTok、Shein等平台在中东迅速崛起,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为物流及配套服务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契机。
与此同时,智能物流正在重塑产业生态。过去,中东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每单成本高达10美元以上,巨大的效率优化空间使本地配送网络和自动化仓储等解决方案备受青睐。由易达资本于2022年引入沙特的极兔中东打造了当地最先进的AI分拣中心,帮助企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履约效率,并藉此跻身沙特前三大物流公司之一。
沙特、阿联酋和阿曼正推动GCC从传统能源出口型经济体转型为新一代供应链与制造枢纽。如沙特正依托“全球供应链韧性倡议”(GSCRI),全力打造一个集制造、物流与绿色能源为一体的全球产业新节点。中国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完善布局,为中东市场提供从研发到生产再到物流的一体化服务。
如联想与沙特主权基金PIF旗下工业平台Alat达成合作,投资20亿美元建设本地生产基地,年产量达数百万台电脑与服务器。易达资本亦通过投资联晟智达(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对外战略赋能平台),助推中国智能制造能力全球化输出。此外,易达资本还携手沙特萨勒曼国王国际机场开发公司(KSIADC)共同设立了“沙中特别经济区”,获得沙特交通与物流部支持,聚焦高端制造、跨境物流与本地化供应链建设,旨在打造区域性工业枢纽。
能源转型与绿色制造是另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沙特和阿曼等国正大力推动光伏、风能和氢能项目建设,沙特目标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到2030年实现5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领域累计投资预计将达2,350亿美元。
极低的电价环境使其成为AI算力中心、冶金等重能耗产业的理想之地。阿曼还通过美阿自由贸易协定提供出口美国免税优势。去年,易达资本投资光伏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太阳能公司(United Solar Holding Inc.),支持其在阿曼苏哈尔港自由区建设的年产10万吨,总投资额达16亿美元的多晶硅工厂。
金融科技与资本市场数字化在中东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沙特市场散户活跃度高、佣金丰厚,线上证券交易平台、资产管理SaaS、数字钱包等领域需求旺盛。根据沙特金融管理局的数据,该领域市场规模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易达投资的科技金融综合性企业华盛集团旗下Sahm Capital便是该领域备受关注的黑马企业。Sahm Capital是首家获批沙特资本市场管理局(CMA)全牌照的国际金融科技公司,是沙特交易所排名增长最快的会员单位。Sahm App上线个月即成功跻身应用商店财经类App榜单TOP 3,上线月,易达资本刚刚宣布领投华盛集团4800万美元战略投资,助力其进一步拓展GCC市场。
除五大高潜赛道外,易达资本还关注到,在人均GDP上升、区域总部政策吸引大量跨国高管家庭落地 GCC 的背景下,当地对中高端教育与医疗服务的需求正快速上升。国际学校、高端严肃医疗,消费医疗机构以及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正面临显著的结构性供给缺口,且资本化路径畅通,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方向。不少知名高校相继在海湾地区设立 MBA 交换项目,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进一步印证了该领域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加剧,农业科技与食品安全正成为中东的新战略焦点。中东各国对食品溯源、保鲜与哈拉认证的需求极为迫切,阿联酋、阿曼、沙特都已布局食品安全工业园,配套提供较高力度的补贴,适合在种植、养殖、冷链和食品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中国企进入。
海湾市场正从以资源输出为主的资本方,转变为具备明确战略导向的长期增长型市场。投资者想抓住其中的转型红利,必须从短期交易转向深度参与。基于易达资本在当地的多年实践经验,白皮书提出以下五大关键路径参考,期望帮助投资者读懂海湾市场、实现长期价值。
首先,聚焦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是当前最具确定性的路径。能源转型、数字基础设施、医疗科技、先进制造和粮食安全等方向,已经成为沙特“2030愿景”和阿联酋“3000亿工业发展计划”等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赛道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其次,投资不再只是出资,更是深度参与。投资者的角色正从“出资方”转变为“共建者”,不仅要提供资金,更要带来行业经验、运营能力和对本地政策环境的理解。只有真正参与到项目运营和本地合作中,才能构建起长期稳固的市场地位。
“很多企业初期抱着‘拿钱换落地’的心态去中东:你投我、我落地。但我们看到,中东资本更看重的是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和对本国经济的结构性贡献”,易达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Jerry Li补充,“企业必须在进入市场之前,先评估商业模式是否真正具备可行性,再规划资本合作,并设计好‘商业逻辑+在地贡献’的机制。中东国家普遍强调是否创造就业、是否转移知识产权、是否培养人才。与政府沟通时要明确传递‘带来就业+培训+产业带动’的价值,并强化本地雇佣计划与人才培养路径,例如设立培训基地。”
此外,区域协同策略及本地化运营必须同步推进。虽然沙特和阿联酋是区域内的核心引擎,但不要将它们作为“终点市场”,而应视为区域总部或战略中转点,明确“三步走”路径:
第一步在利雅得或迪拜设立区域总部,可以享受税收和牌照上的优惠。同时,为了后续区域布局顺利推进,企业应在进入第一个市场时就同步规划产品标准、合规架构与运营能力的区域适配方案,为多国拓展打好基础。
部分企业担心GCC市场之间可能存在市场封锁或项目排斥,但这并不完全属实。虽然在某些特殊项目、重资产项目(尤其涉及政府订单、国有采购)中,GCC 各国确实更倾向于选择本地设立的企业,但在大多数行业中,并不存在,也有许多区域拓展成功的案例。例如,知名电商平台Noon身后便有沙特主权基金及阿联酋房地产巨头 Emaar 的双支持。
又例如极兔中东在沙特设立合资公司,同时在阿联酋建立独立运营网络,两个市场的运营并无冲突;华盛证券也在沙特取得市场基础后,也正在向GCC其他市场拓展。
易达创始管理合伙人Jessica Wong表示,若企业涉及重资产部署,应优先明确“区域总部”所在国家,并根据具体项目场景,灵活配置运营结构,以兼顾本地政策偏好和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合作正走向合资化和长期化。通过构建利益共享、能力互补、本地持股的合资企业,投资者不仅能推动项目落地,还能与本地生态绑定,实现更稳定的回报。
“合资模式是易达成功推进多个项目的核心经验之一,”Jerry Li表示,“它能有效调和文化和商业习惯差异,同时充分调动本地资源和智慧,实现‘1+12’的效果。”
投资逻辑从项目驱动转向生态构建。中东市场虽开放,却极重人情与本地关系网络。企业在本地市场要共建共生,避免激进扩张。建议企业融入生态圈,而非打价格战独占市场;与本地同行、产业方、政府部门建立深度合作网络;尊重本地文化与规则,以防扩张时遭遇集体反弹。
当前的价值创造模式,正在从单点交易向整个生态系统延伸,不仅是投资一个企业,更是介入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人才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
在以上趋势之下,资本退出路径正在逐步清晰,资本循环机制加速形成。2023至2024年间,沙特证券交易所(Tadawul)、迪拜金融市场(DFM)与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ADX)合计吸引近百家企业上市,为股权投资提供了更为灵活、市场化的退出渠道。
Cliff Chau表示,企业在项目布局初期就应前置设计退出路径,包括并购、IPO、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同时关注中东资本市场的估值与流动性。沙特交易所市值达2.4万亿美元,市盈率17,日均交易量居区域首位,流动性最强;阿布扎比与迪拜市场回报率分别达88%和189%,市盈率分别为20与34,具备估值弹性与成长空间。若由主权基金等战略投资者主导,也应同步设计财务投资者的退出机制。
在中东投资实践中,易达资本特别提醒企业务必重视法律合规,尤其要坚决避免“代持”或“隐名股东”等灰色结构安排,这类做法在沙特等国被明确列为刑事犯罪,存在重律与声誉风险。所有投资架构都必须接受本地法律的严格审查。
以沙特为例,当地法律体系以教法为基础,目前尚未建立独立的经济特区法体系,合同执行与司法解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进入阶段就必须“把功课做足”,不可轻视法律咨询与结构设计成本。
对于高价值或结构复杂的项目,建议聘请熟悉中英文双法系的国际律所联合进行合规审查,并在合同中明确采用国际仲裁机制(如新加坡、香港或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法庭)作为争议解决路径,从制度上保障投资安全与项目可控性。
在市场选择上,海湾六国市场差异明显,Jerry Li表示,中国企业在布局GCC市场时需充分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精准选择。比如,若企业看重市场规模和人口红利,沙特无疑是首选;其逐步明晰的监管环境与积极的产业政策特别适合新能源、制造业及云计算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司落地布局。而对于更倾向于成熟市场环境的企业,阿联酋是理想选择,其国际化程度高,法制体系完善,特别适合初创企业、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类业务的迅速扩张。
作为最早深耕中东市场的国际投资机构之一,易达资本自2017年起专注亚洲与中东跨境投资合作,在沙特、北京、香港、阿曼等地设有办公室,已助力超20个项目成功落地,见证并推动了中东经济多元化进程。
“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中东,但所有中东国家都需要中国产业能力”,Jerry Li说。希望《从亚洲到阿拉伯:海湾地区战略投资路径解析》白皮书能为更多中国企业‘走进去、留下来、做得好’提供一张实用路线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