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排名 交易所排行 币安交易所

2025年按交易量排名的Top加密货币交易所- 官方推荐海量财经丨广告业两大巨头合并新进展:分众传媒拟83亿收购新潮传媒

发布时间:2025-08-07 18:19:02  浏览: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交易所,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交易所排行8月6日晚间,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众传媒,002027.SZ)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张继学、重庆京东、百度在线个交易对方持有的成都新潮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潮传媒”)100%的股权。对应交易价格为83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新潮传媒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记者注意到,若此次收购成功,将在国内户外广告市场掀起巨澜,重塑行业格局。

  分众传媒作为行业龙头,核心聚焦于楼宇媒体(电梯电视、海报)以及影院银幕广告业务。截至2025年3月,其电梯电视设备达126万台,其中数量高达15万台,且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速突出,达到68.7%。电梯海报媒体设备有180万台,虽然一二线城市媒体数量出现下滑,但海外市场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弥补,其设备数量增长达62.5%。

  在影院媒体方面,分众传媒合作影院2459家,1.7万个展厅,覆盖300个城市观影人群。其凭借高密度覆盖核心消费场景,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

  新潮传媒侧重于户外视频广告业务,将目标锁定在写字楼之外的中产社区,通过灵活动态的智能投放方式服务数量庞大的中小广告主,深耕下游长尾市场。截至2024年9月30日,新潮传媒电梯媒体平台在约200个城市运营了约74万部智能屏,其中约64万部智能屏投放于约4.5万个住宅小区。

  二者在业务布局和市场定位上存在明显互补性。分众传媒深耕写字楼等高端场景,新潮传媒则聚焦社区等下沉市场。一旦完成合并,将极大地扩大广告覆盖范围,无论是高端商务人群还是社区大众消费群体,都能实现更全面的触达。

  对于此次交易,新潮传媒集团创始人张继学在该公司官微发文《新潮传媒83亿卖了,但我还要继续干》。张继学表示,“新潮不是卖给分众,是合并换股。新潮已经实现盈利,账上还有20多亿现金,卖了肯定不划算。这次合并,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分众是写字楼第一,新潮是社区第一;分众一二线线多一些;分众品牌引爆多一些,新潮精准投放多一些。这次合并,是经过股东和创业团队多次博弈后的最好结果,既能实现间接上市,又能保证团队数字化媒体平台的梦想还在。所有股东对分众合并后的业绩增长保持乐观,几乎没有人拿现金走人。”张继学称,合并后会出任分众的联合创始人、首席增长官、新潮传媒的总经理。

  若分众传媒成功收购新潮传媒,在中国户外广告市场,二者合计市占率将超17%。

  据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及中国户外广告市场报告》,在中国户外广告市场中,2024年,分众传媒市场份额达到了14.5%,排名第一;德高中国市场份额为3.7%,排名第二;新潮传媒市场份额为2.7%,位列第三。以此计算,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合体”后,所占市场份额将达17.2%。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细分的中国户外视频广告市场来看,2024年,分众传媒市场份额达到了19.4%,排名第一;新潮传媒市场份额为4.4%,排名第二。二者合计市场份额达23.8%。

  除了市场份额方面将重新洗牌中国广告业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比外,两家公司合并后从上市公司财务表现方面也将出现新的变化。

  从财报数据来看,分众传媒业绩表现较为亮眼。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2.62亿元,归母净利润51.55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8.58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达11.35亿元,同比增长9.14%。其核心业绩指标持续向好,在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均有亮点。在营收构成中,日用消费品类客户的广告投放作为基本盘表现出较强韧性,2024年上半年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已超过60%。

  反观新潮传媒,根据最近两年一期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19.32亿元和14.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69亿元、-2.79亿元、-510万元。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在逐渐缩窄。

  公告指出,本次交易后,公司的总资产、营业收入等将进一步增长,持续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从长期来看,随着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逐步实现整合,双方在产品品类、客户资源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在户外广告领域的竞争力。

  不过,本次交易尚需履行多项审批程序方可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及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等,本次交易能否通过上述审批及取得审批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披露本次交易事项的进展情况,有关信息均以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公告为准。